【
儀表網 會議報道】3月17日,“智能
傳感器”重點專項“跨地域復雜油氣管網安全高效運行狀態監測傳感系統及應用”課題“高精度多組分
氣體檢測傳感器研制”啟動會在安光所召開,會議由張志榮研究員主持。
項目承擔單位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陳朋超教授級高工、課題承擔單位中科院合肥物質院張志榮研究員、課題參與單位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研究總院蔡永軍副總監等相關科技人員2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加了交流會。
課題負責人張志榮研究員就承擔的研究任務、總體目標、實施方案、研究隊伍等進行了匯報。該課題主要針對油氣管網微小泄漏感知能力不足、特殊場景傳感器缺乏、區域站場泄漏逃逸不明晰等痛點及熱點問題,以集成探頭研發、激光吸收光譜技術、組網方式等研究內容為核心,建立兩類型高性能傳感系統,為構建管網傳感器及系統綜合試驗平臺,開發管網智能傳感系統數字化應用平臺,建立管網狀態感知指標體系和傳感器譜系提供技術支持,并在中俄和中緬油氣管道的多個典型場景進行示范應用,為全面實現管網狀態監測水平的提升和管道感知技術的自主可控貢獻力量。
與會人員聽取了匯報后,針對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進行了深入且細致的討論,充分肯定了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并針對涉及的中俄、中緬管道及站場的示范應用情況作了詳細的講解和分析,希望所研發的多類型傳感器能夠在多個場景形成突出的特色應用,解決現場亟需的技術難題,以切實行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打造平安管道、綠色管道、發展管道、友誼管道”的重要指示要求。會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超導托卡馬克大科學裝置。
“跨地域復雜油氣管網安全高效運行狀態監測傳感系統及應用”項目,由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物質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國家管網集團西南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微感光電子有限公司、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家管網集團北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等優勢研究機構聯合承擔。
原標題:安光所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油氣管網相關課題正式啟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