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持續高溫下,申城用電負荷連創新高,如何保證電網大動脈健康運行,成為上海當下重要的課題,而定期體檢成了預防電纜“中暑”的重要一環。在為500千伏電纜進行檢測時,一隊施工人員正在為這根電纜安裝局放在線監測系統。
日前,在深達27米的世博電纜地下隧道中,進行了一場檢測電纜是否發生局放的“體檢”。持續高溫下,申城用電負荷連創新高,如何保證電網大動脈健康運行,成為當下重要的課題,而定期體檢成了預防電纜“中暑”的重要一環。
電纜局放會致輸電故障
在上海市區,電壓等級110千伏以上的電纜共有955條,它們是申城電網的動脈,其中電壓等級高的為兩根500千伏的超高壓電纜,連接著浦東三林及浦西成都北路兩座變電站,堪稱申城電網的主動脈。兩根電纜均位于總長度逾15.3公里的世博電纜隧道中,當天下午接受體檢的正是這兩條主動脈中的一條。
宋菲和檢測小組的其他成員從成山路錦繡路的入口下到世博電纜隧道中,攀爬六座樓梯后,才抵達500千伏電纜所在的地下五層。寬度達五米的隧道中,左右兩側分別貫穿著兩組500千伏電纜,電纜直徑達數十厘米。宋菲當天的任務是收集左側平滑鋁護套電纜4號點的局放數據,在今年七月的檢測中,曾發現該點有疑似局放現象,需要進行復查。
在高電壓狀態下長時間運行,電纜會逐漸老化。“局放可以理解為電纜老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小缺陷,如果用肉眼觀察,出現局放電纜段所覆蓋的塑料層會被擊穿出現黑點。”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電纜檢修中心的錢天宇說。
而電纜局放與輪胎漏氣頗有些類似,這些被擊穿的黑點好比輪胎的裂縫,如果不及時修補,輪胎局部漏氣會逐步變為整條輪胎泄氣,對電纜而言則意味著輸電故障。
超高壓電纜將在線監測
去年4月開始,局放檢測就納入了全市電纜的常態化檢修內容,并根據電纜的電壓等級及重要程度排期,為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的不同電纜制定了相應的檢測時間。在迎峰度夏期間,檢修中心也加強了局放檢測頻率,確保運行安全。
目前,上海市110千伏以上電纜的總長度約為1781.6公里,每公里電纜平均有近3個檢測點,這意味著全市需要進行局放的檢測點總計有4800余個。而在每個檢測點,局放小組還需分別對三相電纜讀取數據,一個點的檢測時間就在1小時左右。算上往返檢測及數據后臺分析的時間,單個局放小組一天可完成3到4個點的檢測。
而如何將局放檢測這一先進技術擴大覆蓋面,也列入了議事日程。當局放小組在為500千伏電纜進行檢測時,一隊施工人員正在為這根電纜安裝局放在線監測系統。錢天宇介紹說,這套將在年底前完成的系統可替代人工檢測,實時讀取兩根500千伏電纜的局放數據,并通過光纖連入終端箱傳輸至檢修公司,供技術人員分析判斷。
除了尚處探索階段的局放檢測外,人工巡視、紅外測溫是目前已成熟運行的電纜檢測手段。在500千伏電纜上方,從2010年起就加裝了一根測溫電纜,實時監測其數據是否超過標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