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展會前線】 “用戶需要的不是數據而是信息”、“環境監測需要的是互聯網思維還是互聯網工具,還有待探討”、“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基礎設施,而不是一個商業設施”……2015年5月6日,屆中國環境監測技術及信息化研討會于第十六屆中國環博會期間在上海新博覽中心召開。會議邀請了儀器行業、環境行業和自動化控制行業的專家和廠商,共同就環境監測的未來市場和發展前景進行了探討。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先生說道,我國進入到了一個全面環保的時期,對于環境監測和環境信息化將產生兩大變化:一是環境監測的社會化服務將全面推出;二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將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并且未來環境監測主要服務于兩個需求,一是為環保治理污染產業提供檢測分析服務,另一個是為政府、法人機構環境行為信息的公開化提供支撐。
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深圳市環境監測行業協會會長楊立君先生為我們講解了其對環境監測社會化的理解以及深圳市環境監測社會化的情況。楊站長認為,環境監測社會化是大勢所趨,我們的環境監測正由報數向報警轉變,由常規監測向應急監測轉變,由單一要素向生態系統安全監測轉變。在環境監測社會化過程中可遵循以下思路:一廣泛參與、規范行為;二放寬準入門檻,不等于不要準入門檻,要設定事前門檻,建立退出機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三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多樣化;四進行能力評估。
為保證深圳市環境檢測社會化工作的順利開展,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環境監測行業協會”,幫助深圳市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規范行為,提高業務能力。楊站長還提到,目前深圳市社會環境檢測機構通過能力評估的占43%,很多機構無法通過能力評估是因為只注重了實驗室業務的開展,而無法合格的完成對環境樣品的采集工作。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程江博士為我們講解了城市排水系統存在的問題以及主流的解決方案,從發展趨勢看,建立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提升排水設施管理的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是我國未來城鎮排水行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在線監測是其中至關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而在線監測信息化體系包括設備儀表、監控、優化執行、管理信息、決策支持等五個層次。
隨后,艾默生過程控制有限公司無線解決方案業務總監瞿昭女士做了《普適測量與智慧運營解決方案》報告。瞿昭女士認為用戶需要的不是數據而是信息,無線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簡單的用無線數據傳輸代替有線數據傳輸,而是可以保證用戶可以同步的獲得多方面的信息,從而支持其協同工作。
北京金控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斌先生做《互聯網思維與水務行業的融合》報告。楊斌先生認為僅僅運用互聯網的新技術將環境監測數據進行傳輸查看并不代表我們就完成了智慧環境的建設,我們需要的更多是怎樣運用互聯網思維,即如何大限度挖掘這些數據的價值。
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倬舸先生做《中國垃圾焚燒廠如何實現》報告。資本的進入可以加速一個行業的發展,但是資本的炒作會毀掉一個行業,而環境設施應該是一個基礎設施而不是一個商業設施,大量資本的涌入可能會毀掉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