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今年的兩會上,人大代表提出要以“互聯網+”為驅動,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與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生態,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創新發展。
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環境監測緊密結合。8月17日,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沈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計劃啟動4個“互聯網+”項目,在重點河流斷面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重污染天氣中短期預警。
啟動水環境質量預警監測系統建設。
近期在重點河流斷面建設3座水質自動監測站,預警流動實驗室1座。結合市、區(縣)兩級手工監測初步建設水環境質量預警監測網絡,通過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數據平臺整合手工監測數據、自動監測數據,分析水質變化情況,對水環境質量進行預警。
開發沈陽市重污染天氣中短期預警平臺。以分析空氣質量與氣象因子相關規律為基礎,結合激光雷達和衛星遙感技術,創新建立含定性因子的空氣質量多元高階動態預報方法,構建并應用更高預測精度、動態建模的沈陽市重污染天氣中短期預警平臺,擬于2017年完成平臺調試及試運行。
推進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在廢水重點源總排口、重金屬廢水排放源車間口、總排口安裝水質自動采樣器,實現遠程控制采樣、隨機采樣和24小時不間斷采樣,擬今年啟動項目建設。
建設沈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業務管理系統。實現監測業務全流程規范化管理,對實驗室資源、質控、儀器數據采集、數據查詢分析、現場采樣、手機在線審批等進行統一管理,建設成一個業務覆蓋全面、管理規范、協同、安全性高的監測業務管理系統,擬于今年啟動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