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10月18日,全國時間
頻率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時碼發生器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并面向全國的計量機構、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征求意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規程的起草單位有全國時間頻率計量技術委員會、北京
無線電計量測試研究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十所。
本規范依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及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編制。
本規程的編寫引用的文件有:GJB2991AB時間碼接口終端通用規范;JJG 180
電子測量儀器內石英晶體振蕩器;JJG 292銣原子頻率標準。
本規范為制定,適用于新制造、新購置、使用中、修理后的時碼發生器的校準。
時碼發生器通過接收BDS、GPS、GLONASS等GNSS信號或B(AC)碼、B(DC)碼等時間信號獲取時間信息,對本地時鐘進行同步,并利用內時基進行時間保持,對外輸出1PPS、B(AC)碼、B(DC)碼、NTP等時間信號和標準頻率信號。
根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程的架構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幾個部分。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