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又到一年五四青年節,為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96周年和五四運動99周年,各地都在舉辦相關青春紀念活動。
九十九年前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喚起了中華民族的大覺醒,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沖在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前列,成為推動民族崛起和社會進步的先鋒力量。
如今,中國早已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青年人作為祖國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依舊發揮著主要的力量,成為改革創新中活躍的的一員。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青春大的魅力,就在于青春生命中蘊藏著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有統計顯示,全世界70%以上的重大科技創新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完成的。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更多依靠人才資源特別是青年人才資源的支撐。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對
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來說,青年興則行業興,青年強則行業強。青年人才隊伍作為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后備軍,是否有作為、有擔當直接影響到儀器儀表行業的前途和命運。
近年來,我國儀器儀器行業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和國家政策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儀器儀表產品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出口量也不斷攀升。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347.74億元,同比上升13.21%。
但是,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客觀上仍存在著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究其根源,源于人才不強。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環顧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中國制造站在了新的時代風口。對儀器儀表行業而言,要想提高創新能力,向高質量發展,關鍵、積極的因素要發揮青年人才作用。
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從業人員社會地位和待遇整體較低、發展通道不暢,導致行業吸引力不強,一些青年人才大都選擇了收入和社會地位較高的IT和金融行業,導致儀器儀表行業面臨“人才荒”的問題。
為提高青年技術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發展晉升空間,2018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鼓勵企業建立針對技術工人的補助性津貼制度,提高技術工人津貼水平;鼓勵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實行技術創新成果入股、崗位分紅等激勵方式,促進長期穩定提高技術工人收入水平;加強工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企業建立技師制度,加大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青創先鋒工作室等建設力度,支持高技能人才“師帶徒”。
儀器儀表行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青年人才,只有青年人才不斷涌現,儀器儀表行業才有發展壯大的動力和前景。如何有效激勵青年員工,充分發揮出廣大青年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已經成為儀器儀表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對儀器儀表企業而言,要通過多種手段,使榮譽、待遇、職務晉升、培訓機會等向有潛力、德才兼備的人才青年傾斜。如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設立“青年干部讀書班”,被選入讀書班的員工,將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專項培養,提升青年員工的綜合素養。
如今,四聯集團“青年干部讀書班”依然在繼續發揮發現、培養、選拔具有發展潛質的青年干部,促進廣大青年盡快成長成才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一批又一批具有遠大眼光和過硬專業知識的人才后備力量。
贏得青年就能贏得未來。只有讓青年人才儀器儀表行業創新發展,才能使儀器儀表行業蒸蒸日上,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