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標準】日前,由江蘇省質檢院國家
電線電纜質檢中心主編的《電線電纜用聚合物鹵素含量檢測氧彈燃燒-離子色譜法》標準,被中國標準化協會正式批準發布,標準編號為T/CAS 318-2018。
目前,電線電纜用聚合物(包括原材料顆粒)鹵素含量檢測指標為HCl含量、pH值和電導率和氟含量,分別依據GB/T 17650.1-1998、GB/T 17650.2-1998及IEC 60684-2:2011標準進行檢測。
研究發現,以上三個標準在適用性、準確性、性等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GB/T 17650.1標準明確規定該方法僅適用于有鹵材料的測試,而GB/T 12706.1-2008等電線電纜產品標準中卻引用該方法進行無鹵材料的測試,產品標準與方法標準之間相互矛盾,其結果的可靠性無法保證,測試方法缺乏法律依據;二、電線電纜行業引用GB/T 17650.2進行無鹵材料的測試,但該方法是一種定性測試方法,僅能判斷材料是否含鹵而無法得出鹵素的實際含量;三、IEC 60684-2方法僅能得出材料中“氟”的含量,無法得出其他鹵素的含量;四、以上標準均不具有檢測各種鹵素實際含量的能力;五、完成一根單芯絕緣帶護套電纜的全套鹵素含量試驗需耗費十幾個小時,相當于兩個工作日,耗時長、成本高。
為了解決行業內電線電纜材料鹵素含量測試方法適用性差、可靠性低、測試成本高的難題,國家電線電纜質檢中心積極探索,對比了IEC、UL、2pfg等不同標準體系,經過數十次對比驗證試驗,提出了“氧彈燃燒-離子色譜”測試方法,并聯合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 有限公司、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以及行業檢驗機構及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制定了《電線電纜用聚合物鹵素含量檢測氧彈燃燒-離子色譜法》團體標準。
作為一種新型試驗方法,與行業現行標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原GB/T 17650.1方法僅能得出氯和溴的總含量,新方法一次試驗即可得到氟、氯、溴3種鹵素的含量,準確性更高;二、行業現行標準方法各參數測量值多到小數點后3位,而離子色譜數據可以到小數點后4位,精度更高;三、行業現行標準方法用時兩個工作日,新方法單次試驗需35分鐘,按照每種材料做兩次試驗來計算,完成一根電纜的鹵素含量測試僅需兩個多小時,效率更高、人力資源成本更低;四、新方法不需要用到原方法中的硝基苯、硝酸等危化品,省略了危化品存儲、領用、廢液處置等環節,人員操作更為安全,避免了環境污染;五、新方法不僅適用于無鹵低煙聚合物,同時也適用于低鹵低煙聚合物及其它鹵素含量未知的電線電纜用材料,測試范圍更廣泛;六、新方法解決了無鹵材料無適用的測試方法的難題,有望改變行業內用GB/T 17650.1含鹵產品測試方法來檢驗無鹵產品的現狀。
“氧彈燃燒-離子色譜”法實現了一次取樣即可準確、連續、自動檢測電線電纜用聚合物鹵素含量的目的,為廣大電纜制造企業及用戶進行質量控制及產品驗收提供了更準確、便捷、經濟的測試方案,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創新性。該方法為國內提出,填補了行業空白,目前國家電線電纜質檢中心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發明。
(原文標題:省質檢院《電線電纜用聚合物鹵素含量檢測氧彈燃燒-離子色譜法》標準通過批準發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