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近日,北京市印發實施了《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行動計劃》 (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2019年任務進行總體布局。
在空氣環境領域,行動計劃的工作目標是推動空氣質量改善,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三年滑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北京市將在移動源、揚塵、生產生活排放等領域加強管控,并且推進能源消費清潔化,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強化基礎保障能力。
在水環境領域,行動計劃提出,北京市地表水水體斷面優良比例要達到24%以上,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控制在28%以內,力爭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考核目標。
為了打好碧水保衛戰,北京市將以改善國家考核斷面水質為抓手,帶動全市地表水環境全面改善;打通地上地下,加強飲水安全保障;強化城鎮生活、入河排污口、工業、城市面源、黑臭水體等各方面污染防治;補齊短板,強化農業污染源頭減量,加快推進解決農村污水、垃圾等污染問題;創建節水型區,增加河湖生態環境用水,抓好重要河流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深入實施河長制湖長制,實施排污許可管理,強化環境執法,實施環保稅收,嚴格考核評價與督察,建立覆蓋到鄉鎮(街道)的水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考核體系。
在土壤環境領域,北京市要力爭提前一年完成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的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目標,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
為了打好凈土保衛戰,北京市將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4%以上,對50%以上的重金屬重點排污單位,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嚴格管控建設用地環境風險;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強化詳查監測等基礎工作,開展土壤環境例行監測,完成50%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土壤環境監測;強化保障措施。完善法規
標準,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法規立法可行性研究,推進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及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污染地塊修復后風險管理技術導則等標準研究。
為了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行動計劃還對每個具體任務和各地區的標準進行了細化。
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年。2019年1月18日至19日,生態環境部在北京召開了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明確了要堅決打贏環境保衛戰,行動方案的發布為北京市生態環境的治理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2019年全市污染防治,推動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資料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