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2019年的機器人行業是人心惶惶的一年,但同時也是遭遇洗牌后生機孕育的一年。
在這一年里,由于受到經濟和形勢的不利影響,再加上終端需求的放緩、前期爆發的減速,整個市場發展并不理想,行業籠罩一片陰霾。
但同時,我國以政策宏觀調控為手段,先后通過減稅、設機器人專業以及開閘科創板,為疲軟期的行業發展注入了一絲活力,也讓行業順利渡過第一輪的嚴酷洗牌。
洗牌過后,得以存活的企業遇難變強、滿懷希望;被打倒的企業也是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獨特足跡。總的來說,2019年依然是推動機器人行業在曲折中向前進的一年!
那么回顧整個2019年,過去的故事又該如何來講述呢?今天筆者便給大家總結出了6大關鍵詞!以供參考。
寒冬
如果說過去幾年都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暖春”,那么2019年毫無疑問是迎來了“寒冬”。
據相關數據顯示,整個產業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步入“冬季”以來,低迷和寒意狀態是愈發加劇:2019年1-2月,我國
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增速出現負增長;前9個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下滑9.1%,同時范圍內工業機器人產業也出現負增長和產量下滑情況。
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發那科、安川等享譽、實力強勁的企業也紛紛發出利潤下滑預測;國內相關上市公司營收合計下滑超500億元,“活下去”已經成為國產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基本夙愿。除此之外,國產品牌的占有率也出現5年來的嚴重下滑,行業企業正飽受困擾。
不過,日前國家統計局曾發布數據,10月份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有一定的增長態勢,這是自去年9月以來歷經長達13個月后的關鍵性增長。相關專家表示,這或許有望成為結束寒冬、行業回暖的一個積極信號和標志。但究竟是否真如此呢?我們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上市
今年3月份,國家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規則正式發布實施,科創板逐漸從概念走向落地。而機器人作為科創板重點關注和支持的領域之一,也在科創板的開閘瞬間爆發出一股強勁動力與熱情,不少機器人相關企業都爭相“搶板”,整個行業彌漫出一陣“上市”風潮。
截至目前,包括天準科技、瀚川智能等在內的企業已經成功上市;江蘇北人、博眾精工也已上會通過;此外,瑞松科技等不少企業還在等待受理和預備上板。這些企業的輪番“試水”,以及部分企業的成功上板,無疑給當前低迷的行業企業注入了更多信心。
在未來,申請科創板的機器人企業應該還會不斷增多,這對于整個行業發展來說將是一個重要推動。因為科創板對申請企業的盈利、綜合實力等都有嚴格指標,企業想要上市成功并不容易,這無疑有助于為行業篩選出更多優秀的科創企業。而對此,我們也是滿懷期待。
正名
今年4月份,人社部發布通知,正式確認了13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包括了無人機駕駛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等三個與機器人相關的職業。此舉將多年來有名無分的機器人從業人員正式正名,為行業發展帶來福音。
與此同時,后續教育部等又再度批準相關高校設立機器人專業和學院,進一步將機器人人才的培養職業化和系統化。機器人相關崗位的設立以及人才培養體系的逐步建立,將在未來幾年有效為行業輸出專業人才,彌補當前產業發展的龐大人才缺口。
擴產
在低迷的2019年,依然不乏有廠家不服輸,投資擴產、加速融資、跨國并購一個都不落下。
今年3月,發那科顯示宣布在上海建設機器人超級智能工廠;8月份,勃肯特鎮江工廠正式投產;9月,ABB宣布位于上海的機器人工廠和研發基地開始動工;11月,廣州發那科在廣州的科學城如期開業......
同時,今年還誕生了轟動整個行業的收購事件——埃斯頓15.5億巨資收購德國焊接巨頭CLOOS;除此之外,2019年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相關融資不下數百起(每月融資盤點本網都有及時記錄,大家可從往期文章中查看)。
這些企業的逆勢擴張、迎風舞蹈,顯示出了大家即使身處低迷,也依然對中國市場包含信心,除此之外,也凸顯出一些企業已經在為洗牌過后的未來發展做準備、補糧草。可以想象,2019年過后的機器人行業市場,將更加激烈、精彩和刺激。
5G
自6月份工信部發放5G商用牌照以來,5G商用時代正式來臨。連月來,不少手機廠商已經陸續推出了部分5G手機,11月初三大運營商也正式發布5G商用套餐,5G的商用浪潮正快速席卷2019年的下半年。
截至目前,5G基站建設已經覆蓋北上廣深等多個主要城市,數量也接近10萬個,5G終端出貨量更是接近百萬臺,5G所展現出強大影響令人咋舌。而5G一旦與工業機器人結合,毫無疑問將極大增強產業發展的智能化、柔性化和精準化,激發機器人的更多潛力。
鑒于此,機器人領域針對5G時代的布局也已經逐步開啟,比如華為發布的5G工業模組產品;新松與華為合作的5G數字化工廠;仙知機器人與移動等共同打造的5G智能工廠等等。可以說,5G浪潮下的機器人發展正在給我們更多期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