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會議】2019年12月27日,機械工業
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在北京(以下簡稱儀綜所)組織召開了《智能服務 預測性維護 通用要求》國家
標準工作組暨《工業自動化設備和系統 預測性維護》標準國內對口工作組啟動會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創新管理司李東方處長蒞臨會議,來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魏德米勒電連接有限公司、恩德斯豪斯(中國)自動化有限公司、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臺達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等50多家單位的80余位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儀綜所副總工、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秘書長王春喜教授和IEC/SC65E WG12預測性維護工作組召集人王成城高工分別主持了本次會議。
李東方處長對預測性維護標準制定表示重點關注,他指出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IEC的話語權越來越重,也是目前世界上標準提案多的國家,希望儀綜所能夠繼續不忘初心,探索國家標準與標準同步立項新模式,在標準化工作中發出更多的中國聲音。
隨后王春喜博士介紹了儀綜所標準化工作基礎和預測性維護/國家標準化工作情況,并提出“項目研發與標準制定并行”、“標準與國家標準并行”、“國家標準與團體標準并行”、“標準制定與應用實施并行”四個并行的工作計劃。王成城高工介紹了預測性維護標準化工作計劃,會上還邀請來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臺達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3位專家進行了預測性維護的實施案例分享。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還參觀了儀綜所預測性維護標準驗證平臺,并就預測性維護的相關技術進行交流探討。
后,儀綜所王春喜博士對各位與會專家表示感謝,并希望各位專家圍繞“四個并行”工作計劃,積極參與預測性維護標準的制定,共同建立預測性維護生態圈。
目前由儀綜所自主提出的國家標準《智能服務 預測性維護 通用要求》和標準《工業自動化設備和系統 預測性維護》已同步立項,本次啟動會的順利召開,對進一步完善標準和提升預測性維護相關技術的創新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預測性維護標準的成功立項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走出去,對于提升我國在智能制造領域地影響力和話語權,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