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計量是利用技術和法制手段實現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測量,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離不開計量的發展。從古代的規劃萬物,衡量天地的氣魄和量天地、度萬物、衡公平到現代多種機密計量儀器的研發和生產,計量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計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間接測出被測對象量值的裝置、儀器儀表、量具和用于統一量值的標準物質。計量器具廣泛應用于生產、科研領域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整個計量立法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全國量值的統一,首先反映在計量器具的準確一致上,計量器具不僅是監督管理的主要對象,而且是計量部門提供計量保證的技術基礎。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憶往昔、看今朝,展未來領略計量器具之風采。
憶往昔 領略古代計量器具之“美”
在古代,計量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據史書記載,西周成王六年,“周公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管子·明法解》說:“明主者一度量、立儀表而堅守之,故令下而民從。”《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這些都表明了計量所蘊含的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1龠=5撮,1撮=4圭……隨著各種先進儀器的使用,這些古老的計量換算單位使用的越來越少,在古代,計量在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人們通過創造性的思維和巧妙的雙手制造出精巧的儀器,對世界進行探索,同時融合著天地星象等多方面的文化,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在晉或晉以前的精巧的距離計量儀器——記里鼓車;還是文化內涵的稱重儀器——桿秤;糧食的常用容量儀器——升和斗;都無一不表明著我們祖祖輩輩運用他們的勞動智慧,制造出實用的計量器具,來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為計量器具的發展添上了濃墨的一筆。
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世界各國之間的不斷交流,這些古代的計量慢慢發展到現在的計量儀器,國家之間計量的標準也在不斷地統一。我們再來看看現代的計量器具吧?
看今朝 現代計量器具風采依舊
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的計量測量已經遠遠超出“度量衡”的范圍。現有長度、力學、熱學、電磁學、無線電、時間頻率、電離輻射等計量專業;另外,計量儀器儀表是指即將被測量的量轉換成可直接觀測的指標值等效信息的計量器具,如壓力表、流量計、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心腦電圖儀等;計量裝置是為了確定被測量值所必須的計量器具和輔助設備的總體組合,如里程計價表檢定裝置、高頻微波功率計校準裝置等。
另外,計量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不論是市場里使用的電子秤,還是水、電、氣表,以及出租車的計價器等,都離不開計量。從農業社會的經驗計量,到工業社會的實驗計量,再到現代社會的計量,計量始終與時代進步同頻共振、同向發展。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儀器計量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提高,已經由傳統手動計量慢慢衍生為現代自動化計量。自動化計量的實現是計量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現代自動化計量是將校準源和被檢定儀器通過GPIB、USB等通訊線纜連接起來利用計算機軟件實現計量儀器設備之間的的實時信息交互,實現一鍵自動化計量。
從上述可以看出,計量儀器從古代發展到現在,一直在不斷的進步,而計量文化也在不斷的傳承和發展。通過加強計量文化的載體建設來普及計量文化,可以讓計量更好的走近人們身邊,推進計量化進程。
展未來 量子計量革命到來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的計量,將是量子計量的革命。專家講到,“未來將計量所有標準封裝在一個芯片上,這個芯片有基標準層、有光子學層、有激光層,有時間、壓力、流量、長度、位移、電流、電壓等所有的標準值。只要有了這個基標準芯片,將其插到測量儀器上,就可以實現每次測量都伴隨著一次校準。這將是對計量體系的一個打破,這是給測量儀器和標準值帶來的巨大變化,這個變化將在未來15年內實現。”
段宇寧博士在2020年中國物聯網計量創新發展論壇說:“計量3.0到來之后,將使傳統計量發生由傳統的實驗室測量到在線測量、由靜態校準到動態實時校準、由單一參數校準到多參數耦合校準、由獨立的儀器、設備計量到系統綜合計量校準的變化。”
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單位制全面重新定義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將以量子計量基準為核心、扁平化量值溯源為特征的“國家先進測量體系”,作為國家科技基礎設施發展的優先領域,并納入國新一輪國家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計量也開啟了智慧新時代,憶往昔、看今朝,展未來,希望通過此篇文章,能夠帶你們了解到“計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