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42號)要求,加強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促進自然保護地保護成效水平提升,生態環境組織起草了《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此外,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現就標準征求意見稿征求你單位意見,請提出書面意見,并于2020年12月16日前反饋生態環境部。電子版請同時發送至聯系人郵箱,逾期未反饋將視為無意見。電子郵箱:reserve@mee.gov.cn
為強化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監督管理,自 2009 年起,生態環境部開始將衛星遙感、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應用到了自然保護地監管工作中,截止目前已完成了多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和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工作,積累了較為成熟的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方法和流程,為及時發現我國自然保護地內違法違規行為提供了直接線索,并在中央生態環境督察和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更好地履行機構改革后生態環境部“負責組織制定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并監督執法,承擔自然保護地相關監管工作”的職責,同時為指導各地開展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工作,及時掌握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開發建設活動情況,為自然保護地監管和執法提供支撐,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委托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牽頭組織編制了《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
《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規定了了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的主要內容、技術路線、方法及技術要求等。 本標準適用于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1010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GQJC01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數據技術規定
TD/T 1055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國務院令第167號)
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42號)
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及核查處理辦法(試行)(國環規生態〔2017〕3號)
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環辦〔2014〕12號)
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是指利用衛星遙感、近地面遙感等技術對自然保護地內人類活動進行的監測,包括數據和信息的獲取、處理、提取、分析和報告編制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