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2021年3月24日,德國哥廷根,由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MPI)的Stefan Hell和總部位于海德堡的醫學研究的MPI領導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
光學顯微鏡方法MINSTED,該方法能夠解析熒光標記的分子清晰度的細節。該技術源自同樣由Hell開發的STED
顯微鏡,他因此獲得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該方法能夠實現20到30 nm的分辨率,比當時可用的光學顯微鏡高約10倍。
Hell說:“ 20年前,我們從根本上打破了熒光的衍射分辨率極限STED顯微鏡;在那之前,這被認為是不可能的。那時,我們夢想著:利用STED,我們希望變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有一天我們將能夠分離相距僅幾納米的分子。現在我們已經成功了。”
MINSTED還基于Hell和他的團隊在2016年獲得的開發成果MINFLUX,該開發成果將STED原理中的元素與另一種光學顯微鏡技術PALM / STORM中的一種相結合。此方法實現的分辨率僅為幾納米。
然后,Hell提出理論,認為MINFLUX不會仍然是分子拆分方法,而是代表具有該分辨率水平的新技術家族的第一位成員。MINSTED證明了這種假設是正確的。該方法比MINFLUX更依賴原始STED原理。
地獄實驗室的學生邁克爾·韋伯(Michael Weber)以及該方法的開發者說:“這具有優勢。像MINFLUX一樣,它可以達到分子分辨率,但是背景噪聲較低。此外,現在可以幾乎連續地將分辨率從200 nm調整到分子大小-1 nm。”
新方法使STED發揮了全部潛力。STED顯微鏡通過依次打開和關閉相鄰的熒光特征或分子來工作,它使用激光束刺激分子,然后再激發第二束。所謂的STED光束可防止分子發熒光。但是,STED光束是中空的-光束的橫截面將顯示帶孔的球形。僅在該甜甜圈形光束中間的分子可以發出熒光。因此,人們總是知道發射分子的位置。
在實踐中,STED無法獲得分子分辨率,因為環形的熒光抑制光束無法制造得足夠堅固,以至于只有單個分子能夠插入孔中。
為了解決該問題,首先通過獨立的光化學轉換過程(而不是通過甜甜圈光束本身)隨機打開MINSTED中的熒光分子,將其隔離。防熒光的STED甜甜圈光束單獨定位熒光分子,并以孔作為參考點
地獄部門的博士后研究員Marcel Leutenegger說:“如果孔與該分子重合,則該分子發光最強,您可以精確地知道它在哪里,因為始終知道STED甜甜圈束的確切位置,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逐漸以1-3納米(即分子的大小)的精度接近分子的原因。與光化學的開關有關,分辨率變成了分子規模。”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