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上游】21世紀什么最貴?無疑是人才!自古以來,人才就是統治者們爭奪的重要資源,不管是秦穆公求賢若渴還是劉備三顧茅廬,都體現出古人對于人才的重視。而在現代,人才重要性更是不斷加大,如今儼然成為決定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打底。
基于此,對于當前處于變革前夜的芯片領域來說,人才需求也是異常龐大。從芯片設計、研發、制造到芯片銷售、應用和操作,都需要不同人才參與其中,然而眼下全球人才分布卻明顯不均,且高質量人才缺口較大,這使得相關企業對于人才的爭奪戰變得愈發火熱和激烈。
特別是在我國,在當前面臨國際上一些國家百般阻撓,芯片自主研發大勢所趨,但芯片人才缺口已超過70萬不斷向百萬逼近的情況下,企業們對于人才的渴求更是無比熾烈。據了解,此前華為已經向應屆生開出百萬年薪進行招攬,而近日,網傳oppo也開出40萬年薪攬才。
據一些網友爆料,日前,OPPO給上海地區芯片設計、芯片驗證等崗位應屆生開出了41萬的年薪,數字IC崗位年薪更是達到了45萬。40萬的年薪雖說無法與華為的百萬年薪相比較,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也已經普遍高于了行業
標準,對于應屆生來說更是豐厚無比。
那么,oppo緣何舍得花如此大手筆招攬芯片人才呢?這是因為自2020年2月以來,oppo發布了自研芯片計劃“馬里亞納計劃”,在華為遭到美國封鎖,我國必須獨立造“芯”的關口,oppo未雨綢繆從零起步,希望通過砸錢擴充自家芯片團隊,實現自研芯片的快速發展。
不過,一昧砸錢招攬人才終歸治標不治本,也并非長久之計。可能高薪會吸引一些國外的優質人才加入我國芯片產業發展,但由于人才總量有限且質量參差不齊,一昧砸錢只會引發企業間惡性競爭,不利于行業長期持久穩定的發展,同時也很難推動我國芯片產業的真正崛起。
在此背景下,通過校企合作建立芯片專業或學院,利用相關教育和實踐培養及儲備人才,無疑才是徹底為相關企業打開人才大門的有效途徑。好消息是,今年4月份,清華大學已經正式成立了集成電路學院,專門致力于人才建設和相關破解“卡脖子”難題,這無疑帶來福音。
而未來,伴隨著國產芯片發展的不斷加快,我國還需要進一步加速相關政策落地,推進人才運作模式和體系飛速成熟,通過產學研政共同發力,讓校企合作解決專業人才儲備不足、人才易流失、人才浪費嚴重等問題成為常態,才能真正滿足行業企業發展之需和突圍之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