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企業】7月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信儀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同日,禾信儀器在證監會更新了注冊稿版本的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禾信儀器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
質譜儀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向客戶提供質譜儀及相關技術服務。公司專注于質譜儀的自主研發、國產化及產業化,掌握質譜核心技術并具有先進工藝裝配能力。
招股書披露,禾信儀器在本次上市中擬募資3.26億元,其中7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1.08億元用于質譜產業化基地的擴建、7158萬元用于研發中心的建設、7593萬元用于綜合服務體系的建設。
據了解,禾信儀器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2017年3月,禾信儀器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4月,禾信儀器終止在新三板的掛牌;2019年6月,禾信儀器向上交所提交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資料,被問詢后,2020年1月,禾信儀器撤回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2020年10月,禾信儀器再次提出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并對前次申請過程中存在的會計差錯進行了更正,更正的內容包括研發樣機銷售的會計處理、重大合同收入的跨期調整、自制儀器在存貨與固定資產之間的劃分、股份支付的確認、營業成本與銷售費用的劃分等8項內容。
雖然上市之路坎坷,但對比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在虧損狀態沖擊科創板上市,禾信儀器的財務數據相當不錯。禾信儀器注冊稿版本的招股書披露,禾信儀器在2018年-2020年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03.51萬元、4647.43萬元和6945.4萬元,不光實現盈利且盈利水平逐年攀升,2018年-2020年間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58.23%。
而禾信儀器的營業收入不僅依賴于分析儀器的銷售,相關技術服務帶來的收入也不容忽視。以2020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為例,禾信儀器來自分析儀器銷售的營收占主營收入的比例為66.21%,剩下的則來自技術服務。
此外,由于質譜儀尚未完成國產替代化進程,國內專門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質譜儀公司也不多,禾信儀器作為國產質譜儀公司中的一員,自成立以來牽頭承擔數項與質譜儀相關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獲得不少政府補助。
禾信儀器注冊稿版本招股書披露,2018年-2020年期間,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1377.4萬元、2948.55萬元、2119.44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1.6%、54.39%和26.22%。如果失去政府補助資金,將大大削減禾信儀器的利潤水平。
資料來源:經濟觀察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