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9月20日15時10分,我國為空間站建造研制的貨運飛船天舟三號“搭乘”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舟三號將與在軌運行的天和核心艙實施對接,為后續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駐空間站的第二批航天員運送所需的物資給養。
西安光機所在此次任務中為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提供了多臺箭載型譜化攝像裝置,并為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提供了兩款攝像機成像組件、兩套小型長壽命敏感器光學系統、兩套交會對接成像敏感器光學系統。
箭載型譜化攝像裝置
飛行器室為長征七號配套的箭載型譜化攝像裝置安裝于火箭儀器艙、發動機艙和二級箱間段外壁,是飛行器室經過十余年研發的
標準化產品,其具備大量級振動、沖擊和過載環境適應性以及優良的熱真空特性,采取定制化曝光策略和充分的雜散光抑制措施,在此次發射中,箭載型譜化攝像裝置在400kbps碼流下依舊獲取到了高質量圖像。
型譜化攝像裝置不同部位獲取的圖像
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上安裝的成像組件分別為太陽翼攝像機成像組件和交會對接攝像機成像組件。太陽翼攝像機成像組件對角線視場角最大達到183°,主要用于觀察太陽帆板的展開情況,能夠近距離直觀的觀察
太陽能帆板的整個展開過程和在軌運行工作狀況;交會對接攝像機成像組件安裝在貨運飛船交會對接面附近,可實現貨運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過程實時的監視。飛行器室科研團隊在兩款高清攝像機成像組件的設計中,針對所處的艙外復雜環境,進行了耐輻照元器件、原材料選型、高可靠性電路軟件設計、高精度相機自動曝光參數標定、熱真空魚眼鏡頭設計以及整機組件裝配工藝設計,并進行了大量理論分析和地面仿真試驗,充分驗證了產品的可靠性以及適用性。
太陽翼和交會對接攝像機成像組件
太陽翼攝像機成像組件展示太陽帆板的展開
交會對接攝像機成像組件實時監測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實況
空間室研制的小型長壽命星敏感器光學系統被稱為星敏感器的“眼珠”,以恒星為參照系,通過探測不同位置的恒星并實行解算,為衛星提供準確的空間方位和基準。天舟三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完成自主交會對接,交會對接成像敏感器是能夠同時進行位置和姿態六自由度測量的關鍵單機,光學成像敏感器光學系統的全視場相對畸變優于萬分之1.5,是成像敏感器高精度測量的前提和保障。
從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到如今第三艘貨運飛船“天舟三號”,中國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從未停歇。每一次航天任務都是科學試驗,凝聚了幾代航天人的無私奉獻。西安光機所將秉承初心,繼續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飛天尋夢圓夢的新征程
西光人深感重任在肩
堅持以奮斗者為本
讓夢想綻放動力之光
以堅定的步伐擁抱星辰大海!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