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導讀:國家林草局日前印發《全國沙產業發展指南》,科學保護修復荒漠生態系統,進一步引導合理適度利用沙區資源,推動沙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我國區域沙化土地面積約162.44萬平方公里。《發展指南》將沙產業發展區域劃分為極端干旱沙漠綠洲林果產業提升區、干旱沙地特色生物資源開發示范區、半濕潤半干旱沙地特色種植產業提升區和高原高寒沙地生態服務產業培育區等4個區,在保護修復荒漠生態系統基礎上,科學合理利用沙區獨特資源,適度有序發展特色林草沙產業,主要涉及沙區節水型種植業、循環用水型沙產品加工業、環境友好型沙區服務業等領域。
無人機遙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簡單、獲取影像速度快、影像分辨率高等優勢,在生態環保領域廣泛使用。我國荒漠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數量少,面積大,在我國保護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現有的保護區巡護與監測方式已不能適應保護區日常管理的需求,在荒漠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日常巡護管理中如何更好的運用無人機遙感系統?
“十三五”期間,海西州不斷依靠科技力量提高生態管護水平。柴達木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當地氣象部門,結合都蘭分區干旱少雨的實際情況,采用人工增雨作業方式進行降雨。在巴隆地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有效促進了柴達木盆地自然保護區荒漠生態環境系統的修復。借助無人機技術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完成了由機械化防治向智能化防治的轉變,提高了防治效果。并且在德令哈、烏蘭等地搭建了3處視頻
監控系統,對保護區重要棲息地進行實時監控。
眼下,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無人機植樹設備,為飛播造林試驗田項目作準備。按下播撒遙控按鈕,飛播無人機能立即調整速度和艙門結構,同步計算出飛播區域需要的種子的數量,精準播種。這是億利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自主研發的新技術。目標主要是得先解決沙漠的飛播造林問題,彈射的種子可以打入沙面里頭,實現快速播種。
對無人機進行改造,經過上千次的實驗,終于把過去的水平撒播變成了現在的垂直彈射,縮短了成苗時間,提高了成活率。改裝后的無人機一次能裝10公斤樹種,飛播一畝僅用時一分鐘。
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綠色發展,庫布其荒漠化防治創造了市場化、產業化、公益化的治沙經驗,探索出一條治沙、生態、民生、經濟平衡驅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世界樹立了典范。
資料來源:環球網、金臺資訊、央視新聞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