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現代社會,人們已處處離不開電,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發電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由最開始的火力發電,到后來的水電、風電、核電……發電設備正在不斷多樣化,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設備逐漸成為我國發電設備的重要支撐。
據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發布的《2021年我國發電設備行業發展情況及形勢展望》顯示,2021年全國發電設備產量1.3億千瓦,同比增長17.2%,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產量占比達到57.6%。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設備包括水電、風電、核電設備,以及光伏、生物質能等。業內表示,從十四五時期開始,我國在風電、光伏與光熱、核電、儲能、生物質能等細分能源行業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新能源產業革命新的征程已經啟航。
其中以生物質能為例,盡管我國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國家鼓勵生物質能發展政策的出臺和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深入人心,生物質能成為能源界的新生力量。2021年我國生物質發電量達到約16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68%,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約800萬千瓦,累計裝機達約3800萬千瓦。
為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國家和地方持續給予政策支持。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提出要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文表示,將推進以沙漠、戈壁、荒灘為重點的大型風光基地建設,預計到2030年規劃建設風光基地總裝機約4.55億千瓦。
國資委印發《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動非化石能源發展。完善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支撐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業和信息化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發布會上工信部部長表示將加大光伏、風機、節能電機等裝備供給,實施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完善風電裝備產業鏈。
此外,山東省近日在“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指出,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以風電、光伏發電為重點,以生物質、地熱能、海洋能等為補充,因地制宜推動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協同化發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力爭達到9000萬千瓦左右。
政策強化了新能源產業的頂層設計,相關企業紛紛發力。中石化深入開展“光伏 +”行動,利用全國3萬多座加油站的罩棚和站房屋頂的閑置空間,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2021年共建成分布式光伏站點1253座,裝機43.8MW。國家能源集團2021年新能源開工1,968萬千瓦、新增裝機1,089萬千瓦,光伏直供換電站項目也在前不久開工。國家電投布局光伏大基地和整縣試點,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模式,整縣光伏試點已投放超過100個縣。
如今,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設備已成為我國電力的重要支撐,發展空間廣闊,相信在頂層設計的推動下,相關企業奮勇創新,未來將會有更多可能。而對于發電設備行業未來發展,業內建議,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充分發揮火電、水電、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的調節性能力,與核電、風電和
太陽能發電協同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