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DAP-seq實驗,卻滿腦子疑問?別擔心,這篇攻略為你一次性解答所有關鍵問題,助你輕松開啟實驗之旅!
一、DAP-seq是什么?能幫我解決啥問題?
DAP-seq技術的核心原理
先在體外表達帶有特定標簽(如His、Halo標簽)的目的蛋白,讓其與標簽配體結合后,再與基因組DNA共同孵育,最后洗脫結合的DNA片段進行高通量測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核心優勢
它能幫你快速鎖定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找到其調控的下游靶基因。更給力的是,這項技術無需特異性抗體,無需轉基因材料,即可揭示轉錄因子與DNA的互作網絡,如今已成為植物學、微生物學等領域解析基因表達調控網絡的關鍵技術手段。
藍景科信DAP-seq技術流程
二、實驗前,我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1)樣本材料
- 組織材料:植物組織5g、動物組織2g、微生物2g;或提取好的基因組DNA 10μg(可根據DNA提取效率適當調整樣本量)。
-含有轉錄因子CDS序列的質粒:需附帶測序無誤的報告(序列準確性至關重要,否則會嚴重影響實驗周期)。
(2)組織部位如何選取?
若蛋白表達有組織或時空特異性,優先選擇對應時期的組織——因為我們常規DAP-seq流程采用PCR-free建庫的方式,盡可能保留DNA修飾,而這些修飾可能影響蛋白與DNA的結合。
我們已完成3000+項目,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種子等組織均有成功提取經驗。若提取失敗,可更換易提取的組織重試。此外,還可提供去除DNA修飾的ampDAP-seq流程。
(3)參考基因組用什么版本?
參考基因組建議優先選擇您日常分析中常用的版本,如果后續需要將DAP-seq數據與其他實驗數據(如RNA-seq、ATAC-seq等)進行聯合分析,請務必保證所有數據使用相同版本的參考基因組,這樣才能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三、測序量和重復怎么定?
(1)測序量:
- 常規推薦:基因組的3X-5X。
- 需增加測序量的情況:
- 物種與參考基因組匹配度低,導致比對率低。
- 根部組織微生物含量高,可能降低比對率。
(2)重復設置:
我們的標準流程包含一個input對照和兩個技術重復,無需額外設置重復,可滿足文章發表需求(目前合作項目已發表于多個層次期刊)。
小知識:input對照是什么?
Input對照是親和純化前的文庫,即基因組DNA文庫,作用是在分析時降低背景噪音。
四、特殊情況說明
(1)哪些樣品不能做?
- 無參考基因組的物種。
- 轉錄因子無法在體外表達的情況。
除上述兩種,我們會提供可行性分析報告供參考。
(2)為什么有些基因家族成功率低?
部分轉錄因子需要和其他蛋白形成復合體才能與DNA結合,這些蛋白的實驗風險比較高。
五、分析結果包含哪些內容?
藍景科信DAP-seq的生信分析包含以下內容:
1. 原始數據處理(去接頭、污染序列及低質量reads)
2. 數據產出統計
3. 參考序列比對分析
4. 測序reads富集區域掃描(peak calling)
5. Peak在基因功能元件上的分布統計
6. Peak序列模式發掘(motif search)
7. 已知motif注釋
8. Peak相關基因鑒定
9. Peak相關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10. 測序數據的可視化分析
六、DAP-seq、ChIP-seq、Cut&Tag怎么選?
選擇建議:
對于ChIP實驗,需要足夠多的蛋白,為此常常將該TF過表達,然后在特定組織部位獲得該蛋白,同時需要特異性的抗體,這兩點關系到實驗的成功與否。Cut&Tag相比ChIP-seq的優勢是樣本投入量少,信噪比高,但是同樣需要抗體,而且對樣本的活性狀態要求很高,不兼容長期凍存樣本。如果您已有轉基因材料,且有ChIP級別抗體的話,ChIP實驗還是值得嘗試的,畢竟能夠拿到體內結果,若難以滿足上述條件,且時間、經費有限,建議您優先考慮DAP-seq實驗。
七、結果如何驗證?
拿到結果之后需要挑選您感興趣的靶基因,之后就要開始驗證環節,文獻中常用的驗證實驗方法包括:ChIP-qPCR、酵母單雜交、EMSA、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我們可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八、有哪些成功案例?
藍景科信已完成200+物種,3000+轉錄因子的實驗,周期短,口碑好,助力客戶發表高分文章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Cell,PNAS,Plant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New Phytologi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Horticulture Research,Plant Physiology等。
已做物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