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簡介
閱讀:13發布時間:2025-3-11
目前工業自動化水平已成為衡量各行各業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控制理論的發展也經歷了古典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和智能控制理論三個階段。
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一個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傳感器﹑變送器﹑執行機構﹑輸入輸出接口??刂破鞯妮敵鼋涍^輸出接口﹑執行機構,加到被控系統上;控制系統的被控量,經過傳感器,變送器,通過輸入接口送到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系統,其傳感器﹑變送器﹑執行機構是不一樣的。
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儀表)已經很多,產品已在工程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各種各樣的PID控制器產品,各大公司均開發了具有PID參數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調節器,其中PID控制器參數的自動調整是通過智能化調整或自校正、自適應算法來實現。有利用PID控制實現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實現PID控制功能的可編程控制器(PLC),還有可實現PID控制的PC系統等等。
1、開環控制系統
開環控制系統是指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對控制器的輸出沒有影響。在這種控制系統中,不依賴將被控量反送回來以形成任何閉環回路。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的特點是系統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會反送回來影響控制器的輸出,形成一個或多個閉環。閉環控制系統有正反饋和負反饋,若反饋信號與系統給定值信號相反,則稱為負反饋,若極性相同,則稱為正反饋,一般閉環控制系統均采用負反饋,又稱負反饋控制系統。
3、階躍響應
階躍響應是指將一個階躍輸入加到系統上時,系統的輸出。穩態誤差是指系統的響應進入穩態后,系統的期望輸出與實際輸出之差??刂葡到y的性能可以用穩、準、快三個字來描述。穩是指系統的穩定性,一個系統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須是穩定的,從階躍響應上看應該是收斂的;準是指控制系統的準確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穩態誤差來描述,它表示系統輸出穩態值與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統響應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時間來定量描述。
4、PID控制的原理和特點
在工程實際中,應用*為廣泛的調節器控制規律為比例、積分、微分控制,簡稱PID控制,又稱PID調節。PID控制器問世至今已有近70年歷史,它以其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而成為工業控制的主要技術之一。當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掌握,或得不到**的數學模型時,控制理論的其它技術難以采用時,系統控制器的結構和參數必須依靠經驗和現場調試來確定,這時應用PID控制技術*為方便。即當我們不了解一個系統和被控對象,或不能通過有效的測量手段來獲得系統參數時,*適合用PID控制技術。PID控制,實際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進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種*簡單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成比例關系。當僅有比例控制時系統輸出存在穩態誤差。
積分(I)控制
在積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積分成正比關系。對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如果在進入穩態后存在穩態誤差,則稱這個控制系統是有穩態誤差的或簡稱有差系統。為了消除穩態誤差,在控制器中必須引入“積分項"。積分項對誤差取決于時間的積分,隨著時間的增加,積分項會增大。這樣,即便誤差很小,積分項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動控制器的輸出增大使穩態誤差進一步減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積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統在進入穩態后無穩態誤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微分(即誤差的變化率)成正比關系。
自動控制系統在克服誤差的調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振蕩甚至失穩。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較大慣性組件(環節)或有滯后組件,具有抑制誤差的作用,其變化總是落后于誤差的變化。解決的辦法是使抑制誤差的作用的變化“超前",即在誤差接近零時,抑制誤差的作用就應該是零。這就是說,在控制器中僅引入“比例"項往往是不夠的,比例項的作用僅是放大誤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項",它能預測誤差變化的趨勢,這樣,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夠提前使抑制誤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為負值,從而避免了被控量的嚴重超調。所以對有較大慣性或滯后的被控對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統在調節過程中的動態特性。
5、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
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是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內容。它是根據被控過程的特性確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數、積分時間和微分時間的大小。
PID控制器參數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有兩大類:
一是理論計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據系統的數學模型,經過理論計算確定控制器參數。這種方法所得到的計算數據未必可以直接用,還必須通過工程實際進行調整和修改。
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賴工程經驗,直接在控制系統的試驗中進行,且方法簡單、易于掌握,在工程實際中被廣泛采用。
PID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臨界比例法、反應曲線法和衰減法。
三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其共同點都是通過試驗,然后按照工程經驗公式對控制器參數進行整定。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參數,都需要在實際運行中進行*后調整與完善。
現在一般采用的是臨界比例法。利用該方法進行PID控制器參數的整定步驟如下:
(1)首先預選擇一個足夠短的采樣周期讓系統工作;
(2)僅加入比例控制環節,直到系統對輸入的階躍響應出現臨界振蕩,記下這時的比例放大系數和臨界振蕩周期;
(3)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過公式計算得到PID控制器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