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某電廠DCS(T-ME/XP系統)頻繁故障和死機造成機組停運事故。7、8機組(2*330MW),從1997年2月試生產至5月,兩臺機組共發生22次DCS系統故障和死機,造成機組不正常跳閘8次。之后又多次發生操作畫面故障(8號機組有兩次發生全部6臺操作站“黑屏”),嚴重威脅機組安全。經分析認為其DCS系統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DCS工程設計在性能計算軟件、開關量冗余配置上存在問題。(2)硬件配置不匹配(其中包括T-ME和T-XP兩種系統的匹配和通信問題)。(3)個別硬件設計不完善。(4)進一步分析,關鍵的CS275(下層T-ME)通訊總線負荷率過高出現“瓶頸”問題現象。而歐洲T-ME/XP系統用戶在配置合理的前提下,T-ME/XP系統使用情況基本良好。
2)某電廠在200MW機組的熱控系統自動化改造上使用的DCS,由于系統配置的負荷率計算不準且為了減少投資,技術指標均接近允許極限,加之該系統有運行時中間虛擬I/O點量大的特點,所以在改造后期調試時發現個別控制器的負荷率竟超過了90%,個別軟手操操作響應竟接近1min,根本無法使用,后經過大幅度調整(系統重新增加配置),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3)東北某600MW機組,由于招標技術規范對I/O通道隔離性質表述不到位,因此DCS廠家做的配置很低,結果在調試時燒損了大量的I/O板,后來改變了隔離方式和更改換了硬件,電廠又花費了許多資金,也抵消了當初的招標價格優勢。此外,電纜的質量與屏蔽問題也必須高度重視,重要信號及控制應使用計算機屏蔽電纜,許多改造工程正是由于電纜的問題導致電纜不得不重新敷設,影響了工期。
4)某電廠300MW機組新華XDPS-400系統工程師站頻繁死機,經檢查發現其運行程序較多:多個虛擬DPU、歷史數據記錄、性能計算、報表等。把歷史數據分配至別的人機接口站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