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會導致變暖。據Climate Central網站報道,今年4月至6月已經連續出現三個月月平均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00ppm(ppm常用來表示氣體濃度或溶液濃度,即百萬分率)。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0ppm標志著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正在快速增加。而距今1500萬年到80萬年間,地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還未曾達到過400ppm的高值。
石油化工領域中的CCS技術(二氧化碳碳捕捉和存儲)是目前公認的比較有潛力的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方案。所謂CCS技術,是指捕獲大氣中或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經過一些處理,埋藏于地下的安全場所,達到控制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據美國媒體Lane Report本周二報道,中國石化已與美國的肯塔基大學達成一項協議,將聯手研發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技術。該技術研發項目總投資額將達3.2-4億美元。
該協議是中國石化旗下子公司勝利油田和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與美國肯塔基大學應用能源中心簽訂的,旨在研發一些列捕捉、運輸、存儲并監測二氧化碳的技術,以及副產品蒸汽凈化和二氧化碳驅油開采提高技術。
二氧化碳封存的石油價值
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種在油和水中溶解度都很高的氣體,當它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時,可以使原油體積膨脹,黏度下降,還可以降低油水間的界面張力、改變原油密度,有助于在儲層形成比較有利的原油流動,有利于原油中輕質餾分汽化和抽取。
與其他驅油技術相比,二氧化碳驅油具有適用范圍大、驅油成本低、采收率提高顯著等優點。據能源機構評估,世界適合二氧化碳驅油開發的資源約為3000億-6000億桶。
二氧化碳純度在90%以上即可用于提高采油率。二氧化碳在地層內溶于油后,使原油體積膨脹,黏度降低30%-80%,油水界面張力降低,有利于增加采油速度,提高洗油效率和收集殘余油。二氧化碳驅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長油井生產壽命15-20年。二氧化碳可從工業設施如發電廠、化肥廠、水泥廠、化工廠、煉油廠、天然氣加工廠等排放物中回收,既可實現溫室氣體的減排,又可達到增產油氣的目的。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二氧化碳驅項目不斷增加,已成為繼蒸氣驅之后的第二大提高采收率技術。美國目前正在實施的混二氧化碳相驅項目有64個。大部分油田驅替方案中,注入的體積二氧化碳約占烴類孔隙體積的30%,提高采收率的幅度為7%-12%。目前,美國每年注入油藏的二氧化碳量約為2000萬噸至3000萬噸。
中國的二氧化碳驅油潛力
二氧化碳在中國石油開采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但是,二氧化碳驅技術在中國尚未成為研究和應用的主導技術。雖然我國東部主要產油區二氧化碳氣源較少,但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技術的研究和現場先導試驗卻一直沒有停止。注二氧化碳技術在油田的應用越來越多,已在江蘇、中原、大慶、勝利等油田進行了現場試驗。
可以預測,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的擴大,二氧化碳將成為中國改善油田開發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資源。
中國石化此次與美國肯塔基大學合作的項目,其研發技術將應用于處理中國石化位于山東東營煤電廠每年排放的100萬噸二氧化碳,并為促進工業應用提供基礎數據和運營經驗。該項目下的二氧化碳驅油開采和存儲將經歷兩個階段,階段的二氧化碳注入率為每年35萬噸,第二個階段的注入率將增加至每年6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