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上游】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家兼具AI算法、AI芯片和大數據平臺等AI關鍵技術平臺的獨角獸企業。
11月13日,第21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云天勵飛在深圳舉辦"不忘初芯-云天勵飛IoT芯片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自主可控的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云天初芯TMDeepEye1000、以及芯片即服務-人工智能“星云”生態戰略。
據了解,云天初芯TMDeepEye1000是一顆自主可控的“中國芯”。它內置了自主產權的神經網絡處理器,支持靈活可編程計算流,搭載云天勵飛自主研發的深度定制指令集,可以實現高性能、低功耗的CNN網絡模型推理計算加速,滿足視覺AI算法實時性處理的性能要求。未來將能夠在智能安防、新商業、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倉儲、智能家居、機器人、智能超算等多個行業及領域應用。
“該芯片專注邊緣和端側視覺應用,”云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博士說,“在CPU方面,云天初芯TMDeepEye1000采用阿里平頭哥玄鐵810嵌入式處理器,工作頻率達到1.2GHz,還采用了雙核視覺DSP處理器,內置硬件加速運算子ACC,支持超過20個算子,每秒可跟蹤1200張人臉。”
在發布會上,云天勵飛還同時發布了芯片即服務-人工智能“星云”生態戰略,云天勵飛攜手海康威視、優必選科技、深圳超算中心、阿里巴巴平頭哥、TCL、京東、深圳巴士集團、邁德威視等8家首批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星云”生態,加速AI向產業滲透。
云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表示,IoT時代給企業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對于終端芯片需要高靈活、低功耗,面對復雜的場景數據需要低成本驅動,對于個人隱私、信息安全,也需要一顆安全的、自主可控的芯片。
云天勵飛今日發布的IoT芯片---云天初芯TMDeepEye1000正是為了應對這一需求而生。此外,陳寧稱“今天的AI芯片一定是面向場景的AI芯片,面向場景一定離不開工具鏈、算法和芯片緊密的綁定和密切的結合。”
陳寧亦指出,近兩年間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下一個時代將由人工智能主導。陳寧估計,未來十年由人工智能推動的GDP將達到100萬億人民幣,人工智能應用指數級增長的大爆炸時代即將到來。
一直以來,在芯片的設計、制造、封測三大環節中,我國都在封測環節,設計環節相對次之,制造環節弱。此外,目前市場上有65%的芯片是采用14nn及以下的工藝生產的,只有10%左右的芯片是采用7nm的工藝生產的,還有25%的芯片是采用的10nm、8nm、12nm的工藝生產的。這也就意味著,在中芯14nm芯片實現量產之際,我國能夠生產出65%的芯片,成功邁入晶圓先進制程工藝代工廠的行列。
據了解,在5G技術和物聯網領域,除了云天勵飛的這款芯片,今年8月,紫光集團展出了紫光展銳5G基帶芯片春藤510、以及春藤8908A和春藤5882S等物聯網明星芯片。此外,據中國晶圓代工中芯披露,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14nm芯片正進入量產階段,并且預計在2021年大規模的14nm芯片將正式出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