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導讀:這幾天,一些原本分散在不同區域的野生亞洲象聚攏到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康平鎮曼克老村,它們白天吃村民種植的冬玉米,破壞建在地里的農用大棚,夜里則進到村民家中尋找食物。為此,江城縣采取多項措施,確保人象安全。
12月18日下午拍攝的視頻,在江城縣康平鎮曼克老村的一個農用大棚里,幾頭亞洲象正在撕扯遮陽網等設施,它們身后的同伴則正在一片幾乎被踏平的玉米地里進行著逛吃模式。最近一段時間,康平鎮曼克老村的這一區域,儼然已經成為亞洲象的集合之地。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亞洲象監測員說,總共有39頭,11月28日,從下面箐頭小組山背后繞過來了14頭。12月4日,大樹腳小組那里25頭象又下來這里,跟這群象匯合在一起。
為確保人象安全,江城縣組織亞洲象監測員、護林員等多種力量,24小時對亞洲象進行跟蹤監測,及時向附近人員發出預警,同時對亞洲象進入的公路路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針對亞洲象進入村寨對村民安全構成威脅這一情況,當地也嘗試在村寨路口安裝一種對亞洲象沒有傷害的脈沖式電子圍欄。
12架無人機不間斷監測,全面開展布防,持續加強監測野象活動軌跡,落實防控措施,防止象群帶來的安全風險。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
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廣泛用于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我國的無人機市場已經發展了50余年,從初的軍用領域逐漸擴展至消費領域。近年來,民用無人機市場迅速崛起,在個人消費、植保、測繪、能源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發展尤為火熱,在具有優勢,已經成為“中國制造”一張靚麗的新名片。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芯片、電池、
傳感器、通訊芯片等產業鏈迅速發展壯大,技術成熟,成本下降,智能化進程向小型化、低功率的設備發展,大大降低了無人機的制造成本,無人機應用越發廣泛。
此次,亞洲象聚集活動就用到了無人機監測,用無人機紅外功能不間斷地對野象群實施勘察、跟蹤,及時向聯合指揮部匯報野象群最新活動線索,由聯合指揮部通知沿邊群眾及早做好撤離和防范準備,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除無人機外,還有生命測試儀、紅外觀測眼鏡、望遠鏡等監控象群。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